无所事事的重要性
date
Sep 28, 2023
slug
20230928
status
Published
tags
沉思录
summary
如果失去无所事事的能力,我们就会沦为一架机器,只剩下刺激与反应,需求与满足,问题与解决,目标与行动,生命也因此枯萎。
type
Post
韩炳哲专辑第二卷中,最有启发的一本书(应该说是一篇文章),是《无所事事的面向》。
作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,再加上中文的语境下,「无所事事」在大多数人心里一个贬义词,一旦进入无所事事的状态,就会很慌 —— 然而吊诡的事实是,我们今天其实非常难进入这种状态。
比如,无所事事不是打游戏、看电影、出门旅游,因为这些休闲活动,只不过是资本主义演化出来的另一种「绩效」手段,具有强烈的目的性,并非纯然的自由。比如你会看到许多人的签名档中标榜着自己去过多少个国家,看过多少部电影/书/话剧等,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对外彰显着自己的绩效。
而在绩效社会中,臣服于资本逻辑,追求效率成为了唯一准则,所以也衍生出来了特种兵式旅游,三分钟解读等新的形式,让我们能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绩效。
这也意味着,那种需要时间实践的经验,退化为瞬间的体验,退化为了观光式的游览。而人们也不断将自己的感受作为「景观」呈现给其他人,让他人快速获得情绪与冲动,看看视频网站上有多少让人义愤填膺的事情,他们未必是真的,但一定能调动你的情绪。而在这种「景观社会」下,没有人有耐心倾听与沟通,只剩下不断的表达与争执。
但如果没有迟疑和中止,行动就会沦为盲目的活动和反应 —— 我们参考别人的帖子做攻略,然后在同样的地方打卡,发在同样的社交网络,那么在其中的,究竟是谁?「自我」又在哪里?
没有寂静,就没有音乐,只有噪音。缺少安宁,就会沦为野蛮。
无所事事的价值,便在于这种留白。无所事事意味着停止信息的输入与输出,转而向内部进行沉思。当你试图静下来无所事事后就会发现,其实这和身体上的「斋戒」非常类似。
斋戒是反人性的,但正是这种「反人性」,却把生命和存在之间建立了区隔,不再被各种欲望驱使,而是剩下纯然的自我。与此同时,也能让所有业已存在的事物重新焕发出吸引力 —— 最好的食欲不是上等的食材,而是一定的饥饿。
所以,无所事事就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斋戒,让我们的注意力得以休息,不再被他人的意志所影响,不再凡事追求某种目的,反而能发现许多可能 —— 而创造性也就孕育其中。记得产品沉思录的诞生,也是这种「无所事事」的结果,是在没有目的性的使用 Notion 中发现的一些可能性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斋戒才是真正的奢侈品, 因为需要我们从资本的叙事中挣脱,和自己的欲望做出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获得,而我们如今鲜少能获得这种体验。
反之,只有忙碌,那仅仅是在加速重复已经知道的事物。知道等待对象(或自以为知道),往往不过是心不在焉的表现而已。比如当我着急从家里赶到西湖边时,就会只关注从虎跑路驶过,而忽略了在秋日里盛开的彼岸花。
所以,如韩炳哲所言:如果失去无所事事的能力,我们就会沦为一架机器,只剩下刺激与反应,需求与满足,问题与解决,目标与行动,生命也因此枯萎。
我们不断用目的拆分与定义世间万物,但只有「自我」退场时,处于一个绝对的旁观者时,才能看到事物本来的样貌 —— 自我,也藏身其中。
其实真正的幸福,往往得益于没有目的和实用价值的东西以及刻意的繁复,得益于不产出,得益于曲折的路,游荡和冗余,得益于不起任何作用也不服务于任何事物的美好法则与姿态。
试试让自己「无所事事」一番,也许会有惊喜发生。